恶性肿瘤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问题,而发生在骨盆、髋、膝、肩、踝、腕等骨关节部位的肿瘤治疗更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8日披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该院骨科专家郝永强教授为一名来自浙江台州的53岁男子成功精准切除了右侧巨大骨盆肿瘤,并利用3D打印技术“量身定制”个性化手术方案,为患者植入假体。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据悉,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带领下上海九院骨科,医工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将3D打印技术引入个性化重建假体的研发,创建了3D打印个性化病变模型、重建假体等“三位一体”的治疗模式。这意味着,过去无法治疗的骨肿瘤等骨科严重疾病有了新的治疗方式。郝永强表示,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医疗模式对某些疾病而言,就是救命的“雪中送炭”。
据悉,这名患者3月中旬被查出罹患盆腔肿瘤。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患者的肿瘤日益增大,疼痛难忍,并逐渐出现便秘、右下肢肿胀等等症状。郝永强教授团队在短时间内制备了3D打印骨盆肿瘤模型、3D打印个性化手术辅助导板、3D打印个性化骨盆重建假体。
如何破解人工关节失败后复杂翻修这一世界性难题?采访中,郝永强教授介绍:“髋关节是人体最大、最主要的承重关节,是连接躯干与下肢的重要解剖部位,其功能正常与否对人的行走运动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他指出,在翻修时,如何重建髋关节的解剖、力学与运动功能,是人工关节失败后再次手术(翻修)国际上公认的难点。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戴尅戎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王成焘教授医工合作,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定制型翻修假体,使中国在个性化定制型人工关节领域跃居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戴尅戎院士、郝永强教授率先将金属3D打印引入医学领域,应用于重建严重创伤、肿瘤、先天性畸形、假体翻修以及复杂骨与关节缺损等,使中国在医学3D打印研发与临床转化领域位居世界领先水平。(陈静 徐英)
声明: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工作日9:30——18:30):
021-5090 0316
021-5090 0326
24小时服务热线:+86 1731714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