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研团队首次绘制出副粘病毒一个关键酶的3D原子结构,可帮助开发包括抗冠状病毒药物在内的抗病毒药物。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学报》上。副粘病毒是包括麻疹、腮腺炎、人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等常见病原体的一类病毒。由于同为RNA(核糖核酸)病毒,副粘病毒与冠状病毒作用机理相似。酶在RNA分子组装中发挥重要作用,经常成为抗病毒药物的靶点。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深入分子内部观察,捕获了人副流感病毒5聚合酶的数十万张2D影像,并使用计算机算法重建了这种酶的3D原子结构。研究发现,这种酶是一个不规则球体,带有一个由4个磷蛋白组成的长尾。研究还发现,这种病毒利用同一种蛋白质实现基因组复制和转录。
美国西北大学分子生物科学教授罗伯特·兰姆说,传统开发药物的方法有点“碰运气”,寄望候选药物能打中靶点。而阐明了病毒关键酶的3D原子结构,有望在设计药物时做到有的放矢,“我们需要更多的抗病毒药物以保证人们在感染时能迅速得到治疗”。
暂无评论
在浩瀚的海洋中,一艘巨大的挖泥船正在徐徐前行。它不仅仅是一艘普通的船,更…
齿轮,那是机械世界中最为重要的元件之一。它们默默地工作,将动力传递,使得…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工艺,已经在各个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而…
登录成功
祝您使用愉快!
倒计时 5 秒,自动关闭